menu-hamburger
logo-lightlogo-light
review
2018-11-16
非池中藝術
林侑澂

2018台北雙年展《後自然》開展 將《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思辨探討

臺北市立美術館作為台灣藝文界的前鋒重鎮,主辦的2018台北雙年展(第十一屆)以《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為題,於本週六正式開放參觀(展期2018/11/17至2019/03/10)。在各界的翹首注目之下,為今年北美館閉館整修後的完全重啟,留下了漂亮的里程碑。

《後自然》由長期關心、實踐環境議題的藝術家吳瑪悧與現任V-A-C基金會藝術總監的義大利籍范切斯科.馬納克達(Francesco Manacorda)共同策展。策展人以「創意實踐者」的特質做為邀請參展的主軸,讓參展者不僅限於藝術家,更包括了三分之一以上的社運團體、自然生態保育社群、作家與小說家等等成員。藉由來自國際藝壇與各領域的作品互相激盪,詮釋本屆關於「文化與生態系統共存發展」的思辨。

策展人范切斯科.馬納克達(Francesco Manacorda)表示:「《後自然》希望就實驗性的方式去看待自然及雙年展本身。希望可以打破『人類與非人類的界線』去審視人與自然的共存。」

策展人吳瑪悧表示:「這幾年在台灣,大家都非常地關注大自然的污染、變遷與復育。在這個時候我們完整策劃一個專注於環境的展覽其實是蠻重要的。」

吳瑪悧也以藝術家與策展人的身分,進一步地闡述並討論了《後自然》中的四個子題。

一、 [後自然],指的是不再以傳統教育的學科分類,把自然客體化。而是認知到人與地球上其他的生物是平等的,並且將自然與人文視為一個「整體」來探討。

二、 [後人類],指的是聰明的人類不斷地改造自然,也在改造我們自己(基因工程/器官移植/幹細胞再生)。這樣的發展持續衝擊著自然界,也似乎慢慢在轉變「人的定義」。

三、 [後殖民],指的是大自然的水、土地、空氣等等資源不斷被人類傷害的過程。以台灣不斷被殖民的歷史,與人類剝削土地的行為做對照,並藉由雙年展重新去爬梳我們生存的「環境歷史」。

四、 [後博物館],指的是近年來大家不斷在討論的「新美術館」的概念。一個美術館在城市中往往是承載也扮演了「文化發展的領頭角色」。所以說將環境這個全民議題,帶入美術館共同討論,也是身處當代的我們有必要去做的一件事。

從歷屆關於身分認同、國際政經情勢、科技與人性的關係等等討論,到本屆關注的環境生態。《後自然》以整體自然界的範疇,更加根本地辯證「人類生存」這個議題。藉由藝術品多元表現的特性,反應了台灣因應工業化、都市化與全球經濟壓力時,所面對的問題(特別是氣候問題)。聚焦討論人類在面對自然環境的劇烈消耗下,該如何反省、修補甚至改善我們的生存處境?

翻開人類文明的發展史,簡而言之就是一段「追求自身更美好生活」的紀錄。但在科技與資本發展的過程中,卻又很矛盾地我們將賴以為生的大自然一步步推向毀滅。《後自然》以將美術館視作「有機體」出發,與不同的生態系統發生交流對話。

大自然的各種生命型態間,架構了一個彼此依存的循環結構,而這個結構也不斷地和環境對話。本屆雙年展作為這一個不斷衍變的自然環境一份子,正以敞開門戶、海納百川的態度進行策展。從人類本位的框架抽離,《後自然》將雙年展的角色置於大自然生態平衡的脈絡之中。主張以不同學科之間的開放合作,促進創新的思維,試圖提出大自然與人類共存的、有別以往的可能性。

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林平表示:「歷經了九個月的休館及前三階段的開幕,北美館以本屆的雙年展正式完全重啟了。《後自然》所討論的『人類的生存』是一個全民都需要關注的議題,我們希望不僅是雙年展,美術館的本身也需要成為一個持續學習的平台,做知識與權力的深刻反省。過去,我們習慣於冀望藝術家解決社會問題。但隨著當代藝術的發展,我們發現藝術家與更多的跨領域工作者,不但具有創造性及啟示性的意識,同時也具備了預見問題的能力。有感於文化的發展,我們也希望藝術範圍可以更寬廣,能夠真正落入社會工作者及社運工作者的手中,成為一個發聲的媒介管道。」

作為城市發展的重要一份子,台北雙年展與美術館都承擔了諸多的期待與考驗。而作為文化、知識與藝術的推動者,兩者也都也持續地為全民尋找更多的可能。本屆的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不但在雙年展的呈現上帶來讓觀眾們驚喜的策展與作品,也為北美館的定位與可能性做了進一步的肯定。相信無論是否是熱衷藝術的參觀者,都可以在踏進展場參觀時有新的收穫與啟發。

參展者與參展團隊名單如下(依姓氏排列):
隆薩克.阿努瓦特菲蒙(Ruangsak ANUWATWIMON)、
瑪莎.艾恬薩(Martha ATIENZA)、區秀詒、烏蘇拉.畢曼(Ursula BIEMANN)、阿列克斯.布爾達科夫(Alexey BULDAKOV)、張懷文+MAS微建築研究室、張碩尹、晁瑞光+臺南社區大學、朱利安.夏利耶(Julian CHARRIÈRE)、陳珠櫻+太陽能昆蟲生態箱工作坊、露西.戴維斯(Lucy DAVIS)、在地實驗、范欽慧、未來農夫、圖爾.格林富特(Tue GREENFORT)、英果.古騰(Ingo GÜNTHER)、古斯塔夫松 & 哈波亞(GUSTAFSSON & HAAPOJA)、亨利克.赫肯森(Henrik HÅKANSSON)、海倫.哈里森 & 牛頓.哈里森(Helen Mayer HARRISON & Newton HARRISON)、侯志仁 & 鄧信惠、蕭聖健、黃信堯、原轉小教室、柯金源+「我們的島」、柯艾桑南(KHVAY Samnang)、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林從欣(Candice LIN)、林芝宇-雜草稍慢、杜恩.林克拉特(Duane LINKLATER)、陸季盈、尼古拉斯.曼甘(Nicholas MANGAN)、茱瑪納.曼娜(Jumana MANNA)、菌絲網絡社會(弗朗茲.薩韋爾+太郎+馬丁.豪斯+鄭淑麗+全球網絡節點)、打開綠生活、亞倫.瑟庫拉(Allan SEKULA)、瑞秋.薩斯曼(Rachel SUSSMAN)、薇薇安.蘇特(Vivian SUTER)、基隆河守護聯盟、臺灣千里步道協會、吳明益、趙仁輝以及鄭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