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hamburger
logo-lightlogo-light
review
2018-12-17
關鍵評論
陳韋鑑

2018台北雙年展「後自然」:如何打破被「藝術家」獨佔的創作發言權(下)

作為最資深也深具指標性的台北雙年展,今年由吳瑪悧與范切斯科.馬納克達擔任策展人,以「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為主題,試圖展現的是以藝術關懷自然生態議題的進路,同時也實驗性地跨出藝術領域的傳統生態,打破由過去被「藝術家」身分獨佔的創作發言權,將各種不同類型的自然生態倡議者或NGO納入美術館的白盒子,以「參與者」的身分在藝術體系中發言,而我們在議題的政治正確中,又該如何觀察這次2018台北雙年展的改變與嘗試?

而本次北雙的策展人就是在這個基礎上,邀請了不同於以往的「參與者」,我們試著將觀察的重點放在「連結」與「再現」。前者是藝術與自然兩個生態系有著語言結構式的對比關係,而後者正是藝術領域核心議題之一的形式問題,同時也是「參與者」或是說以議題為主題的作品在藝術場域被接納的合法性基礎。

以藝術形式帶領議題成功的例子,以《非人類博物館》這件作品的觀看經驗來談或許是個很好的例子,剛走入展場時,彷彿就是那種宣言式的作品。

大型螢幕上將作者倡議的內容以百科全書條目式的輪流播放,我們的確可以理解那些文字表達出人與非人的界線是如何在知識體系中逐漸被建立,但是這似乎只是把論述在現場再用文字表達一次,這是否有在美術館展出的必要呢?

但是仔細一看觀眾可以發現,那些螢幕後面有著不同動物的標本,這些栩栩如生的標本更明確的讓人理解螢幕上的文字,甚至還可以推展出各種不同的連結,例如,栩栩如生的標本製作概念是如何建立的?或者,隱身在人造螢幕/知識後的動物,依然是被人類殺害後製造的產品,這些感受與思考的推展正是形式與內容互文的有效展現。

2018認養5 2018認養7

張碩尹的《溪山清遠》則是另一種藝術介入議題的方式,表面上似乎只是繪畫性的作品,但是卻在創作的生產過程中加入空汙的懸浮粒子,這當然不是一般學院派訓練下的藝術家可以獨立做到的。

透過台大環衛所學者的加入,整個作品包括的是作品生產過程的計畫,也就是形式被建立的過程,事實上這個過程並不止於此,還包括了與觀眾的互動,他邀請氣喘患者參與6週的工作坊,在藝術治療師帶領下,以空汙墨汁進行繪畫性表達,隨著工作坊開始進行,展出作品則替換成工作坊參與者的作品,觀眾們看到的作品也會不斷發生變化。

張碩伊出身創作領域,透過形式的生產過程,以空汙懸浮粒子取樣取代水墨畫中墨條製作時的燒煙取墨,與氣喘患者的身體經驗互為文本,張碩尹原有的畫作其實已經不是重點,反而比較像是個「引言」,招喚觀眾對於煙霧的身體經驗與文化想像,同時以繪畫行為作為連結。

而另一個值得討論的則是柯金源將其作品「我們的島」系列,從歷年影片中篩選出21部台灣環境變遷紀錄影片,每部重新剪接為獨立作品在展場透過不同小銀幕放映。

基本上這個作品量已經是影展規格,只是展場中的展出形式似乎與內容沒有很大的連結,這讓我們無從得知策展人對這個作品作為美術館生態系的看法,也無法了解柯金源對於來到美術館場域作為生態系的一部分有甚麼回應,失去空間與形式上的連結是非常可惜的,畢竟這些作品的議題是與其他作品有不少重疊,若是能在展場透過形式互文,對觀眾來說也是更為全面的影響。

當然,前述的再現方式主要是掌握在「參與者」手中,一般來說策展人主要是角色是作品的挑選與調度非創作,而一般的倡議者或NGO對於再現能力的陌生顯然會是策展人的挑戰,但是另一方面,在進行藝術與自然生態系的「連結」功能,策展人如何協助參與者在這個陌生的藝術場域有足夠的表現性?

這個連結也是我們好奇但是無從探索的;其實策展理念中已經表明展覽的「連結」功能,旨在結合生態系統的概念與其相互依存的結構形式。

因此,我們將美術館與館外環境設想為一相互緊密關連的結構,透過展覽探索、描繪及研究不同的連結性與相互依存模式,以維持系統的活力」很明顯的說明展覽本身不是以敘事的方式進行策畫,而是將自然生態系統作為美術館的生態系統對應,試圖將生態系中的「連結」以藝術生態的生態連結顯現。

因此本展在與各種不同議題團體的連結活動也就成為觀察重點,事實上生態系統的連結是交互作用的,對外連結的擴散我們可能無從得知,但是未來對美術館的影響,可能才是本展值得繼續觀察的部分。